孩子学机器人还是编程好?在给孩子选择STEAM相关课程时,很多家长都会因为这个问题产生困扰。
Steam教育集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艺术、数学于一体,在兴趣培养和科学教育启蒙的基础上,还可以提高儿童的工程机械能力、空间想象、感知、学习能力等诸多能力。它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。
近两年,很多国家都相继发布了STEAM相关的利好政策,机器人和少儿编程成为了目前STEAM领域最为火热的赛道。再给孩子选择课程之前,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这两者的区别,唯有如此,家长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选择对孩子能力提升有帮助的课程。
编程教育与机器人教育的区别
涵盖范围不一样
机器人教育:机器人教育需要软硬件结合,注重多学科的综合运用,需要融汇贯通多门类知识,如物理、数学、生物、历史等,涉及的范围广,对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,机器人教育在特定年龄,会加入编程教学。
编程教育:纯软件教学,注重编程的逻辑能力训练,对于孩子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要求高。
建构基础不一样
国内大部分创客机器人,主要分为两类:一类是对智能编程机器人套件内的特制零件材料的组装搭建;另一类是开源硬件平台结合电子元器件等零件进行DIY拼搭。
拼接成型的机器人,能够行走,按照指令完成各种动作。有的机器人还配有设计优良的控制系统,通过自身智能编程软件便能自动完成整套动作。
编程教育:编程教育是以编程语言的学习与计算思维的培养为目的,需要将模块一层层剥开,学习 核心的逻辑、算法、语法和结构。编程学习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:计算思维是指,人们在理解事物、解决问题时,能够以计算机科学概念、逻辑还有算法来理解、判断的一种思维方式。
培养孩子的侧重点不一样
机器人教育:机器人教育主要培养孩子的动手搭建能力、创造能力,偏重于工程思维的学习与实践,其中涉及到让机器人动起来和完成指令的编程应用,趣味性较强,对孩子综合能力有了较全面的培养。
编程教育:编程教育可以通过可视化图形编程、代码编程和机器人编程。编程学习能够帮助青少年掌握一门新的语言工具:代码,它是计算机世界的核心语言,就像书写文字一样,是人类用以表达的媒介。编程教育就像是学习这门新的语言,帮助学生搭建起与机器沟通的桥梁,用新的思维方式分析、解决问题。
首先从知识范围来说,少儿编程属于纯软件教学,注重编程的逻辑能力训练,对于孩子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要求高。机器人教育则注重软硬件相结合,强调多学科的综合运用,如物理、数学、生物、历史等,对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作用。
从学习方向上来看,少儿编程力图探究编程语言的本质,一层一层把模块打开,学习模块内部核心的逻辑、算法、语法和结构;机器人教育通过调用编程模块指令让机器动起来,通常需要编程的模块是已经写好存储在模块里的,孩子做的只是将模块以不同的方式拼接起来。
从能力培养侧重点来说,少儿编程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代码技巧,搭建起与机器沟通的桥梁,用新的思维方式分析、解决问题;而机器人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搭建能力、创造能力,偏重于工程思维的学习与实践。
虽然编程和机器人的学习侧重点不同,但是这并不代表两者毫无交集。其实从孩子长远规划来讲,机器人+编程的培养方案才是长远之计,机器人+编程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,帮助孩子在对问题本质、周围环境的充分认知后,综合多学科知识分析、运用,进而借助机器人编程这一手段更有效的解决问题。
![](http://news.jikecat.com/file/web/images/intro.jpg)